直到最近,才抽出时间看了张艺谋导演的新作《满江红》。
可能是之前有较高的期待,看了之后,反而觉得没有那么惊喜。
在长达分钟的时长里,让人觉得有些许的割裂,很多故事情节,也仿佛是为了反转而反转,为了拔高而拔高,为了煽情而煽情,经不起细细推敲。
诚然,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它包含了古装、悬疑、喜剧三大类型,又是爱国题材,原创剧本兼编剧陈宇也表示,这是一部被打磨得如同工艺品一样的商业电影。
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在商业上是成功的,截至目前,它累计票房已经达到42.47亿。
因为爱国的主题,是最能引起人共鸣的题材,请问哪个中国人不爱国?甚至可以说,它几乎能打动全人类。
但是在电影本身的处理和细节上,这部电影并不像大众吹出来的那样完美。
可以说,它的瑕疵还是显而易见的。
这部电影的整体画面和氛围,十分张艺谋。
整个色调是大面积的冷色调,也切合了悬疑的氛围。
但是时不时的几个搞笑BGM,以及搞笑的台词,就让人感觉和电影整体的悬疑、悲壮的氛围非常违和。
可以说,在观看整部电影的过程中,岳云鹏、沈腾他们几个搞笑的点,我都是那种想笑又笑不出来的感觉,非常得难受。
岳云鹏、沈腾、潘斌龙本就是喜剧演员,自带喜剧效果,但偏偏又给他们赋予上极其正义、悲壮的任务和使命。
尤其是沈腾,前期油嘴滑舌、看似玩世不恭,但后面一反常态,深谙算计、英勇无畏,当一个喜剧演员被赋予这样的角色转化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
因为沈腾的喜剧人设早已深入人心,再加上在这部电影里面,它的演技还远远不足以支撑这样前后的大反转,所以更加让人难以信服。
这也导致整部片子都非常割裂,观众也是想笑又觉得在这里笑好像不对,很别扭。
到最后,观众也不知道导演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好像既想要又想要还想要,要的太多了,导致最后成了“四不像”。
很多人说,最后的反转,替身秦桧背诵《满江红》的时候,慷慨激昂,全军复诵更是让人泪目。
但实话实说,这样的泪目,让人有种强行上价值的感觉。
为什么岳飞的遗言会是一首词,我们先不论这在历史上是否合理,但从为什么从秦桧口中背出,已经显得非常荒谬,即使这个秦桧只是个替代品,还是会让人觉得,难以理解。
好像侮辱了精忠报国,含冤死去的岳飞。
而张艺谋想要达到一种结尾升华的效果,就不得不这样去做,让真正的秦桧去有感情地背诵《满江红》肯定不行,于是只能找一个替身带它完成这种既是角色要求又能带动情绪的表演。
可能,在张艺谋看来,这堪称完美。
但在我看来,这样的安排,明显显得斧凿痕迹过重,为了升华而升华,违背了人物塑造法,让人十分疑惑,一点都不顺理成章。
而这样的手法,已经不是张艺谋第一次使用了,早在电影《影》中,就用过。
这种手法其实一点也不高明,只是一种情节需要的工具罢了。
对于电影剧本来说,缺乏真诚。
另外,这部电影在很多具体情节上,也很矛盾,让人费解。
比如:只有假秦桧知道岳飞遗言,个字。那别人怎么知道他留的是一首词?孙均就让全军复诵呢?
最后在牢房里,张大才拉孙钧反水,他怎么敢确定最后会有这个机会?万一俩人没关在一个牢房里,又怎么通信呢?
还有,孙钧决定好要反了,为何不在牢房里,和张大一起二打一侍女,生擒秦桧,为什么假装臣服于秦桧,而最后自己上楼一打二侍女?这样难道更有把握?
另外,孙钧最后杀了秦桧替身,喊真秦桧出来他就出来啊?他为了活命不是应该早就开窗叫人或者继续躲着吗?为何要乖乖出来送死?
最最想不通的是赔了好几条命,做这么大一个局就只是为了让秦桧背岳飞的遗言《满江红》?先不说《满江红》是不是岳飞的遗言,这么好个机会为什么不趁机杀了大奸臣?
剧里的解释是说,不杀他是为了让他活着背负骂名,更受折磨。
但是事实是,贵为宰相,他活着的时候谁敢骂他呢?
况且,作为杀人如麻,没有良心,卖国求荣的人,他在意骂名吗?他活着难道不会祸害更多的忠良吗?
为了贴合历史,这个解释真的太无力了。
在我整个观影下来,对这部剧的打分可能基本在6.5分左右。
看了豆瓣,目前的评分在7.2分,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以后会最终定格在几分上。
那么,对于《满江红》这部电影,你会打几分呢?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
《狂飙》这17句经典台词,句句戳心!
《狂飙》中安欣唯一对不起的人,是她
《狂飙》大结局黄瑶被骂“白眼狼”“心机女”,凭什么?
作者介绍
树欲静:90后自由撰稿人,热爱写作,愿望是通过写作实现经济独立。如果你也喜欢写作,或者你有精彩的故事,欢迎和我交个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