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这部中国电影票房前十的影片,到底值不值?
电影源自首次编导、喜剧演员贾玲的真实故事,基本上是根据她母亲的部分经历改编而成,而她自己又粉墨登场扮演女儿身份,虚实之间,其实从头到尾都盈满浓浓的情味,观众也都显而易见。况且,贾玲之前在舞台上已经呈现过她母亲的故事,有了这个加持,观众更想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这个背景建立,为本片增加很大的真实度与吸引力。大家都知道这是关于贾玲和她母亲的故事。这部电影,在煽情这方面,马上就能引起人的共鸣。
关于情节本身,它一点也不新颖,根本就是老调重弹。一个意外事件导致母亲昏迷,女儿因此穿越回到母亲未婚前的青春时代,两母女因此成为了闺蜜。这种设定在许多国内外电影中都有,陈可辛的《新难兄难弟》也有类似的设定。然后,女儿决定暗中帮助母亲重新安排命运,希望她能有更美好的人生。故事就在女儿策划改变历史的过程中展开,当然最后女儿也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了她的母亲。然而,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女儿在帮母亲改命的过程中,终于发现了人生的意义,这是通俗剧最大的力量,回到人生观,让女儿重新感知母亲无私的爱。《你好,李焕英》全片都是所谓的“套路”,绝大部分都是预料之中的,甚至哪一刻想让人笑、逼人哭,都是精准的安排。但看完这样一部没有什么新意的电影,却还是理解它能卖座的不败元素,有时候冷饭重炒真的没有什么丢脸,因为难的是如何炒得恰到好处,让人满意。
《你好,李焕英》一是胜在真诚,贾玲讲述自己早逝母亲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温暖的设定。电影的布景非常用心。电影的场景设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里面的建筑物、服装、音乐等都较用心的还原了当时的时代,电影中对当时的电视、电影、音乐等流行文化进行了回顾和致敬,也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电影里,贾玲的角色给母亲送的生日礼物是一盒充满回忆的卡带,包括了许多经典的老歌,比如《彩虹的约定》、《痴心绝对》、《恋曲》等。影片中贾玲和妈妈合唱的《外婆的澎湖湾》、《女人花》等歌曲,这些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让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主力军80后、90后非常有共鸣,开始回忆起那个年代,电影与观众的距离也拉近了。
电影通俗亲近,不仅故事可预料,前半段主力搞笑,喜剧绝对讨好;后半突然转为催泪,尤其结局的“逆转”极具效果,这大概是整个剧本唯一的独到之处,也让这个老套路展现了最大的新意。电影最后的反转让人眼前一亮。原本以为就是一部简单的煽情片,没有想到结局却让人大吃一惊,李焕英对晓玲身份的知晓,使得之前一些不合理的情节,在反转之后得到了很好的解释。让观众不禁感叹导演剧情设计的巧妙,也让观众想要二刷去再次重温这些细节。
贾玲简单不贪心,全片其实像是综艺节目的短剧段子拼凑而成,一场饭局、一个意外,好像李焕英的人生只有电视、排球、嫁错人这几件事,可是电影就干脆只处理这几件事,却已足够让观众笑泪交织,获得极大的立即满足回报。说穿了,这不就是商业类型电影最重要的操作法则吗?
不过,《你好,李焕英》的成功,让电影人重新认识到真诚的重要性。在人物的刻画上,或许可以提醒当代的年轻导演们,不需要高颜值、好身材,也一样能当女主角。最近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得主杨紫琼就是最好的例子,电影的女性不应该被年龄、身材和脸蛋所限制。诚意满满、接近观众生活的作品,观众一样会买单,不仅买单,甚至还有惊喜。贾玲就凭借这部电影,成为了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真诚的创作才能让人产生共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