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票房 >> 票房前景 >> 正文 >> 正文

靠着几份公告,我们算出了你好,李焕英

来源:票房 时间:2024/12/28
《你好,李焕英》票房破36亿元,位列影史票房榜第7名。超乎预期的票房成绩使得各家出品方从中收获丰厚的票房收入,很巧的是,这些出品方不少都是上市公司,而这些公司按证监会要求公布了他们从《你好,李焕英》中获取的这笔收入。其中,截至2月17日,《你好,李焕英》票房达27.25亿元时。华谊兄弟从中获得的营业收入约为万到万元,北京文化源于该片的营业收入约为万到万元。截至2月18日,影片票房约为31.68亿元时,华录百纳参股公司北京精彩时间获取的营业收入约为万到1亿元。除此以外,华录百纳还透露,公司从中获得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万到万元。依据这些营收和净利润数据,小娱试图从中推测《你好,李焕英》的成本究竟是多少?作为保底发行方的猫眼和儒意,是否能够享有多数票房收入,成为今年春节档的大赢家呢?河豚君为省大家时间,先上结论:《你好,李焕英》的制作加宣发成本在3.08亿元到4.92亿元之间。不感兴趣后面计算过程的也可以不用看了。3到5亿元制作与宣发成本由于华录百纳既公布了营业收入,也公布了净利润,我们便可从中大致推算出影片的成本。从华录百纳对北京精彩时间的持股比例为46%,及华录百纳公告所示公司目前从影片中获取的净利润为万元到万元,可推算,截至2月18日,北京精彩时间从《你好,李焕英》中获得的净利润区间(数据1)为:万元-万元。与此同时,北京精彩时间获取的营业收入(数据2)为万到1亿元。由营业收入减去净利润可得,北京精彩时间投入《你好,李焕英》中的营业成本(数据3)约为万元-万元。由于该公司不仅属于影片出品方,还是影片宣发方之一,可推测这个营业成本应该同时包括影片制作成本和宣发成本。此外,小娱向行业人士了解到,北京精彩时间占有的该片投资份额(数据4)应该在15%到20%之间。那么就很简单了,成本和份额占比都知道,那么《你好,李焕英》的制作加宣发成本在3.08亿元到4.92亿元之间。保底方VS出品方,谁才是大赢家那么在这次保底中,究竟是片方获得的分账比例高,还是保底发行方获得的分账比例更高呢?这就得细说了。此前媒体报道过,年《战狼2》中,北京文化和影联传媒为其保底的票房收入为8亿元。上映前,两家保底公司支付保底费用约2.2亿元(其中北京文化1.4亿元,影联.42万元),占保底票房收入的27.5%。而后的分账,则按保底方与片方约定的比例进行。(注:后文中提及的所有分账比例都是减去专项基金、税费、院线与影院分账和宣发费用后的分账比例)从上表统计的分账比例看,《战狼2》的保底发行中,保底发行方要求的分账比并不高,出品方仍旧是票房收入的最大受益者。针对不同影片,片方和保底发行方的分账比例其实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在《西游·降魔篇》中华谊兄弟就获得了高达70%的分账比例。从北京文化、华谊兄弟和华录百纳公布的公司从《你好,李焕英》票房收入中获得的营收来看,该片使用的应该也是阶梯式的保底分账比例,即票房收入在不同区间时,片方的分账比例随之变化。那么《你好,李焕英》中,片方的分账比例到底是高还是低呢?按照此前情况,保底发行方向片方支付的保底费用通常占保底票房收入的25%到30%之间,取中位数即27.5%来看。《你好,李焕英》所有片方在影片上映前收获的保底费用大约为15*27.5%=4.亿元。在此前提下,再让我们来看看当《你好,李焕英》票房为31.68亿元时,可供片方和发行方分享收益的部分有多少呢?众所周知,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中,需要向专资办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以及向税务部门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这部分属于“不可分账票房”。扣除“不可分账票房”后,《你好,李焕英》可分的票房约为29亿元。这些可分账票房中的1%,需要由院线交给“中影数字”作为发行代理费,剩余部分的57%分给电影院和院线,43%分给片方和发行方。如此算来,片方和发行方实际能分得的收入仅有:29*(1-1%)*43%≈12.37亿元按照上述保底费用比例的假设,在2月18日影片票房达31.68亿元时,片方和发行方可分配的12.37亿元票房收入中,最多只有12.37-4.-1.5=6.亿元可供片方和保底方共同分账,其中扣除的1.5亿元为保守估计的影片宣发费用。如果此次猫眼和儒意两家保底方如果支付的保底费用比例为27.5%,那么很可能《你好,李焕英》中,保底发行方猫眼和儒意在超过15亿的票房中,享受更高的阶梯比例,也就是超过了27.5%。那么保底方将享有影片票房收入中的算式为6.*x%=y(亿元)。其中他们的利润为y-4.=z(亿元)片方截止到2月18日,一共可分得的票房收入为6.*(1-x)%+4.=k(亿元)。其中x大于27.5%。因为我们不知道是否《李焕英》会如《战狼2》一样再做倒阶梯式的分账比例(也就是当票房超过一定的值,反而奖励出品方),所以目前根据现有情况已无法计算。但毫无疑问,奔着50亿去的《李焕英》,养肥的肯定不只北京文化,而是包括猫眼在内的保底方、发行方和华录百纳这样的出品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