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文|布默偷票房、买票房、幽灵场等行为被喻为行业毒瘤。这些现象和知识在近两年被逐渐普及到业内甚至观众端,舆论促进了行业的监督和自律,但也带来了不少误解、抹黑和阴谋论,今天值此春节档之际,就独家给大家献如何识别的技术贴!相信看了之后,大家会更清楚的了解这些现象和背后的逻辑!锁场篇一般定义的所谓锁场,就是在非正常售罄满场的情况下,场次正常显示“满座”状态。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比如:1、该场次影城不打算出售但会正常放映(比如被客户包掉)2、影城经理还未打算开售,该场次留作调整排片用(即有可能换成其他影片,待考虑)3、该场次或者影厅出现故障、问题无法播放,比如放映设备坏了或者其他不可抗力4、售票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出票,电商平台为了避免顾客下单失败而锁掉场次,避免用户体验差,待修复后再开售。如果是片方、宣发方为了故意操作,则可能是为了体现售卖火爆、体现场次数量多等目的。另一种原因也可能是影城比如为了达成与片方或者发行方的场次承诺(通常会有一些附加合作来约束承诺),而设置这样的场次,锁住这些场次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后期调整排片,也可能是压根不打算放映,比如排在营业时间的边缘(特别早或者特别晚).,甚至排在非营业时间,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片方和发行方也很无奈,一方面付出了合作成本,却换来了无效的场次。相当于影城自己发起的作弊行为。另一种定义的锁场,指的是一部分座位被买下,达到让影城不更换场次的作用,比如一场买下一部分票,这样即使影城想更换为别的影片,也可能为了避免顾客投诉而选择不更换场次。可能有的片方、发行方、粉丝会通过这种操作保护场次。这种锁场有时候比较难被识别,因为是正常顾客买下的票还是非正常顾客买下的票比较不容易被看出。一般有几种情况:1、片方、发行方、粉丝锁场,人工买下前后左右的非黄金位置,留下好的位置给真正的顾客。每场买的位置可能有一定差异,达到以假乱真之功效。2、通过软件系统性操作,固定买下座位,比如前两排、最后一排,甚至买下前后左右形成包围之势,也不知道普通观众看到这样的阵势还敢不敢去坐在中间。▲周边座位被锁定,留下中间部分售卖,不符合正常购票规律3、片方无辜中枪,部分影城会锁掉一部分座位留给会员渠道购买(比如CGV的部分店),或者锁掉坏或者特殊的残疾人座位不让观众购买,比如还有的影城第一排离银幕太近会不出售,所以长期锁掉。这些都可能被误当做以上1或者2的情况。▲发现某影厅购票规律可疑,对比该影厅排映不同影片都是如此,说明是厅本身的问题而不是某影片在作祟,经证实这些都是故障座位。识别画重点:如果是片方作弊行为会固定出现在具体的一部影片上;如果一个影城/影厅,排映不同影片的页面都是一样的状态,极可能是影厅问题或者影城的某些经营操作。幽灵场篇所谓幽灵场,得名来自显示满场却没有真实的观众,所以场内空空如也,有的甚至排映在半夜,故名幽灵场。其实很多幽灵场是和买票房、锁场相结合的。有的幽灵场只是为了充数场次,并不会实际录入票房,满场座位图则是锁场行为;有的幽灵场是为了配合片方刷票房,通常会和高价票结合,在午夜买票房不会影响白天正常经营的放映。判断幽灵场不能一棒子打死,有的影城在节假期确实会提前、延迟营业时间,比如有的影城在凌晨1点也会有场次,有的影城在春节等时期也会在早上七八点就开始营业,具体要判断影城是整体的经营行为还是只针对某一部影片。动机方面同“锁场篇”所述,有些是片方、发行方的刷票房行为,有些则是影城自己填充场次数,甚至有时候影城为了完成自己业绩也会和某些影片合作来填充票房。买票房篇这里总结几个识别买票房的方式,基本原理还是以对比为主。(数据可在猫眼专业版等软件上获取)1、院线、影城票房排名数据异常,比如排名第十的院线突然在某部影片跃居第一。★随机举例:万达通常在大多数影片票房产出第一名,比如某部影片的院线产出中有些院线出现数据异常,突然跃居第一,且只在某一天出现这种情况,前后没有连续性,则数据可疑度较大。同理,排名十几名二十几名的院线挤入前几名也是异常情况。2、平均票价的异常,为了提高买票房的效率,提高单张票的价格是极好的手段,所以有些买票房的影片会出现票价异常,比如某天平均票价突然贵几块,或者在某些院线、影城突然贵几块。例如A影片上映数日平均票价35,突然在某日平均票价40元,如果不是特殊节假期原因,则基本可以判断是买票房操作导致。3、时间维度的数据异常,比如第一天票房是排名第三,第二天突然跃居第一,第三天第四天又回到第三,这种走势都是异常的。一般涨跌都是相对延续的,不可能坐过山车。4、场均人次的数据异常,比如某院线、影城的场均人次突然出现异常,比如院线A的场均人次和院线B差数倍,而平常他们是相接近的。总体来看,行业的自律和互相监督会越来越进步,而锁场、卖票房的雕虫小技在多数情况下都是自我安慰的行为,并不能真正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个别数据的干扰,都只是片方自己掩耳盗铃,并不能真正的影响市场,比如在院线A买票房,虽然略微影响了整体数据,但是并不能影响到院线B、C等影城的实际,这样的行为既不能给影片续命,也没有回天之力。特别像春节档国庆档这样的大档期,档期大盘几十亿,宣发的微薄预算根本无法通过这些小动作力挽狂澜,真正靠内容的实力和宣发的实力才是影片决胜的关键。偷票房篇偷票房。就是通过一些低级或高级的手段,把卖电影票的钱,不上交国家,不与片方等分成,私自截留在影院。常见7种方法:1、手写电影票,这样可以把票房截流,从而不计入总票房。(当然不排除偶尔有系统设备故障的问题)2、恶意退票,电影快开始播的时候,影院在系统人为退票,造成实际播放,但是总票房显示未播放的目的,从而私吞票房。3、交叉票,比如同时上映AB两部影片,购买A票,人为打印B票,再手写修正。4、双系统票,一个用来实时出票,一个用来上报,达到少报的目的。5、低于票价出票,例如交50,出35的票。6、直接修改售票系统的数据。7、和爆米花饮料等卖品捆绑在一起的结构票。于冬曾公开痛批偷票房的行为,“电影院的手工票、计票双系统、盗版链接、无牌照私人放映场所遍地开花,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潜规则,都是危害电影市场秩序的毒瘤。至少有20%的票房没有统计上来,影院偷票房才是中国电影的黑洞”。《电影产业促进法》自去年3月1日正式实施后,主管部门曾开出第一张罚单,对年“偷票房”的家影院实施处罚。同时,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在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