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龙马精神》上映12天,票房仅1.63亿。
这个成绩放在成龙大哥的电影里,的确有些刺眼,虽然这几年成龙的票房号召力一路下滑,但遭遇这样的票房失利,还是第一次。
即便是口碑一塌糊涂的《绝地逃亡》和《功夫瑜伽》,也分别拿到了8.8亿和17亿的最终票房。但《龙马精神》这部电影最终能到两亿,就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当然,票房失利肯定有一定的原因,《龙马精神》的票房之所以会这么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电影质量的确很一般,二是女主用了“全民公敌”刘浩存。本来,这部电影就是偏粉丝向的电影,但因为女主的原因,成龙的很多粉丝都不愿意去支持他。
就电影质量而言,《龙马精神》即便说不上优秀,但也不是那种特别烂的大烂片,何至于沦落到被全网吐槽的地步?翻开《龙马精神》相关文章或者视频的评论区,有一条评论好像能够解释这个问题。
这条评论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含存量极高,吴京只有不到五分钟,我才不花这冤枉钱。”
看到这条评论,很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那些人,大概会明白,为什么《龙马精神》会这么惨了。原因就是,成龙老了,就是这么简单,成龙老了。
而对于大量年轻的观众来说,对于成龙的认知,只知道他是电影界大咖,国际巨星,但也仅此而已,这些年轻的观众,不会因为他是巨星,就支持他。相反,在很多年轻人眼里,更愿意去支持吴京,支持易烊千玺,支持沈腾等人。
很现实,很无奈,但其实答案就是这么简单。
原以为,这条评论就已经足够让大家心酸,在这条评论下方,还有一条跟评,更加让成龙的粉丝觉得心酸。这条跟评的原话是:“成龙蹭吴京流量的。”这就是现代观众对电影市场的认知和看法,成龙拍电影,要蹭吴京的流量。
当然,我们不否认吴京的热度和流量,他的票房号召力在国产电影市场的确高。也的确有些电影,为了宣传也好,为了票房也好,经常蹭蹭吴京的流量。甚至是《龙马精神》,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大家拍电影都是为了赚钱。
可是,即便这是真的,很多人看到这样的言论之后,还是会觉得不舒服。
成龙,何许人也?
即使在香港电影最鼎盛的黄金时期,成龙也可以制霸香港票房,甚至于制霸整个东南亚票房。在好莱坞,成龙能和史泰龙、杰森·斯坦森等人平起平坐。但如今,在年轻人眼里,成龙竟然变成需要蹭吴京热度的演员。大家除了替大哥心酸之外,大概也在替自己心酸,不知不觉间,那些看着成龙电影长大的孩子,也都老了。
当然,也有人在评论区反驳,成龙蹭吴京的热度,倒不至于。
但无法否认的是,如果吴京和成龙分别主演一部评分一样的电影,成龙的票房大概是比不上吴京的,这就是市场的残忍之处。它不会在意你的咖位和资质,不会在意你的地位,它只会用数据告诉你,谁的电影更卖座,谁更受观众欢迎。
当年,成龙在好莱坞发展失利,回港拍了《A计划》《警察故事》等佳作,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今天,成龙的《龙马精神》失利,希望他可以厚积薄发,再拍出一部《警察故事》这样的电影,证明自己。
到时候,那些看着成龙电影长大的孩子们,会告诉年轻人:“看,这才是成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