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美国票房就像电影一样英雄归来,创下破纪录的好成绩超过亿美元,打破了业界预期,而且观众的电影口味也出现了新变化。票房前20榜单中,超级英雄类型的大片依然能打,迪士尼笑到最后。年度票房冠军《黑豹》同时也获得专业影评人给出的8.8分好评。
年美国电影业输得很惨,即使年底票价上涨,北美票房还是创下三年来新低。流媒体巨头Netflix升价也没能挽救电影业的账面。而年却很成功,这种成功是侥幸还是一个趋势的开始,还有待观察。
然而年的电影统计数据却揭示了有趣的现象。
年是北美电影院破纪录的一年
票房销售超过亿美元,北美有史以来最强劲业绩,比年增长6.8%。
所出售的门票数量也增加:票数超过12亿张,比年增加4.8%。
与此同时,每张票的平均成本达到了9.14美元,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自年以来票价一直稳步攀升。
年,共有部电影在影院上映,达到有史以来最多。年是之前的纪录保持者,共有部电影发布,相比下,年实现了巨大的增长。
今年票房排名第一的电影《黑豹》在下架之前美国本地赚了7亿多美元。而历史上只有两部电影获得这样的成功:年备受期待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和年的《阿凡达》。《黑豹》也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收入第三高的电影,全球范围内高达12亿美元。
每月票房破纪录分别是:2月、4月、6月和10月。
值得注意的是,年出现一些特别高的门票销售可能是由于美国电影票订阅服务提供商MoviePass,该平台今年拥有高达万用户,用户只要每月支付9.99美元的订阅费,就可以每天免费获得一张电影票,平均成本只高出全美单张票价平均值一点。截至6月,该服务的用户总数已激增至万。
MoviePass票务订阅服务作出贡献
根据《好莱坞报道》采集的数据,订阅服务MoviePass改变了人们的电影习惯,一半的订阅用户看电影数量超过了加入该服务之前的数量。这可能是年出售门票增加的部分原因。因为剧院之后会报销每张票的全部费用,因此门票收入也会增加。
虽然MoviePass在去年夏末被部分不满的客户取消订阅,但是10月票房还是创纪录,《一个明星的诞生》和《毒液》领先。
去年,部分评论家认为MoviePass在破坏行业规则,因为一旦该服务的商业模式失败,它还是改变了消费者对票价的预期,会对他们的电影习惯造成不利影响。
但反过来也可能是正确的:使用MoviePass或者可以培养顾客享受看电影的乐趣,毕竟票价比戏剧、体育赛事或音乐演出要便宜得多。就算之后这类服务不再这么便宜,客户还是希望看电影。
当然,MoviePass的门票销售没有占年所有票房收入。但是,这可能是未来的一种新方式,帮助吸引稳定的电影观众。
迪士尼稳赢
以下是全美年票房收入前20部的电影:
根据图表,排名前十分别是:
1.《黑豹》全球票房:13.46亿美元,北美票房:约7亿美元,出品公司:迪士尼
2.《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全球票房:20.48亿美元,北美票房:6.78亿美元,出品公司:迪士尼
3.《超人总动员2》全球票房:12.41亿美元,北美票房:约6亿美元,出品公司:迪士尼
4.《侏罗纪世界2:失落王国》全球票房:13.04亿美元,北美票房:约4.16亿美元,出品公司:环球影业
5.《死侍2》全球票房:7.4亿美元,北美票房:约3.18亿美元,出品公司:20世纪福克斯
6.《绿毛怪格林奇》全球票房:4.22亿美元,北美票房:约2.65亿美元,出品公司:环球影业
7.《碟中谍6:全面瓦解》全球票房:7.91亿美元,北美票房:2.2亿美元,出品公司:派拉蒙影业
8.《蚁人2:黄蜂女的现身》全球票房:6.22亿美元,北美票房:约2.16亿美元,出品公司:漫威影业
9.《索罗游侠:星球大战外传》全球票房:3.92亿美元,北美票房:约2.亿美元,出品公司:漫威影业
10.《毒液》全球票房:8.54亿美元,北美票房:约2.13亿美元,出品公司:索尼
排名第十至20分别是:《一个明星的诞生》、《海王》、《波西米亚狂想曲》、《寂静之地》、《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摘金奇缘》、《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万圣节》、《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和《巨齿鲨》。
很明显,北美票房的大半壁江山都是漫画改编型的电影,前20部电影中的六部都是漫威或DC出品:《黑豹》、《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死侍2》、《蚁人2:黄蜂女的现身》和《毒液》、《海王》。除了最后一部,其他还成功打入今年美国前十榜单。
从技术上讲,年前20名单中,《寂静之地》是唯一一部基于完全原创概念的电影。其他的除了漫画改编就是畅销小说改编(比如《摘金奇缘》)、翻拍(比如《一个明星的诞生》)、或者是续集(比如《侏罗纪世界2:失落王国》)。
就前20的名单看来,北美电影市场也无法避免重拍、翻拍还有续集的套路。虽然这样有规避风险的嫌疑,但是翻拍得好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毕竟观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影迷已经对主题有一定了解,不能重复上部、但是又要有合理的延续出新意,才能获得好评。
影评人的口味
一般来说,专业影评人跟观众的口味都是相反的,但年似乎有点不一样。
票房明显地表明了观众的口味,但是专业影评人却不一定这样认为。前20部在北美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中,除了三部之外,其他电影在专业人士为主的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都获得了50分以上的打分,至少表明了主要评论家和出版社都给出了中评。
其中四分之一得分还在80或以上。其中,最高分是《黑豹》和《一个明星的诞生》,而专业人士给分低于50的三部电影是《毒液》、《巨齿鲨》和《波西米亚狂想曲》。
电影上架高峰期拉长
上图还强调了另一点:电影上画日历正在发生变化。
跟国内“暑期档”和“春节档”一样,美国也有电影“高峰期”。一般来说,夏天出大片,秋天是奥斯卡种子选手上场的时候。1月到4月还有8月是公司出各种杂七杂八题材的季度。
而年“夏季电影档”已经稳步扩大,比如2月份就上场的年度冠军《黑豹》和4月的《寂静之地》,11月的《无敌破坏王2》和12月的《海王》。大片的日期范围不断扩大。
真正的原因可能跟好莱坞的策略转变有关,部分制作方要避免更同类型大电影撞车,就采用这种迂回策略,事实证明在票房上也有好的回报。
流媒体的杀伤力似乎不大
美国剧院协会委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量化经济与统计小组开展了一项研究,得到一个有趣的结果。年12月,小组的研究发现,喜欢进电影院的人也喜欢在家电视上消费电影。
具体而言,过去一年去过电影院9次或以上的受访者也会通过像Netflix这样的流媒体服务看了更多的电影。而在戏院看电影越少,在家看流媒体电影的人也越少。而没有在影院看过电影的人最不可能在家里看电影。
这个结果似乎出乎意料,既然在家就可以看电影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看?但是情况是否继续保持还有待观察。
不过,这项研究是美国剧院协会委托,该协会包括所有主要参展商(包括AMC、Regal和Cinemark等连锁公司)的专业组织。站在他们的角度,一定希望电影业务蓬勃发展,至少不会支持流媒体发展。
而这个结论或许是喜欢电影的人不管在家还是进影院都会看更多的电影。而在家看到一部电影,可能会引发他们去电影院看同类型或者完全相反类型的作品。
美国如果经济衰退有可能打击电影业
尽管年对于电影业来说成绩斐然,但如果之后经济低迷,它也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尽管电影业在历史上已经成功地经历了经济衰退。比如好莱坞在美国上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前就已经诞生了。
但是,如果美国或全球范围某些市场存在经济不稳定,那么像迪士尼依赖广告收入的公司,可能会受影响。不过业内也在想办法增加收入:像Netflix就会提供订阅服务,允许消费者将娱乐成本转化为可预测的支出,从而吸引更倾向于订阅模式的年轻用户。而影院也正在尝试新的特许权服务,增加额外收入。
尽管如此,美国电影业的未来虽然有前景但还有不确定性。电影业也算娱乐圈的一部分,观众口味、消费习惯、电影技术和受众都在不断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