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朝伟到梁家辉,影帝想保住“晚节”真的就这么难?
由梁朝伟担当的《欧洲攻略》,如今上映10天票房才1.5亿,豆瓣评分甚至才3.8分。至于剧情,咱们就不多说了,比赛憋气竟还能把自己给憋死,观众在电影院都能笑出声吧!这么尬的剧情,虽然有影帝梁朝伟也不能力挽狂澜,票房口碑就这样双双扑街。
梁朝伟这是怎么了,为啥这么不爱惜自己的羽毛?接二连三的接烂片,接二连三的毁掉身上的光环!有一位著名的影评人这样评价梁朝伟,他说到:“从《摆渡人》到《捉妖记》再到《欧洲攻略》,曾经一个眼神都能迷死人的忧郁影帝,如今沦落为烂片收割机……。”
从一个眼神都能迷死你的影帝,到如今的烂片收割机,只有梁朝伟一个人吗?香港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影帝不是姓梁,就是叫家辉。这些曾经香港电影的领军人物,创造了那个时刻的辉煌,但如今……。
影帝不是姓梁,就是叫家辉。从这句话中也能看出来,梁朝伟和梁家辉在影视圈的地位,但如今不仅梁朝伟沉沦了,梁家辉也貌似也沉沦了。你还记得的《封神传奇》吗?你还记得刚刚上映就下线的《阿修罗》吗?梁家辉在这两部影片中都是绝对的担当,但口碑却无一例外的扑街。
除了梁家辉和梁朝伟,还有早些年的刘德华的《富春山居图》、发哥的《澳门风云》等,都是口碑扑街的代表作。那么我们不经有个疑问,这些名利双收的影帝们为啥都这么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从演技代表到烂片大王,影帝们都经历了一些什么?
这可以用为以下两点来回答:
其一,用影帝镀金边
现在很多所谓的的大片都貌似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小鲜肉加影帝模式。一个代表流量,一个代表演技,流量加演技是很多投资人认为的票房保证。有了这些固定的搭配,就幻想着能够票房大卖坐等数钱。
这些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投资人,为了这个虚化的外表不惜重金请一些演技派的影帝来,为的就是镀一下金边。至于剧本内容和效果,根本无暇顾及!
其二,用羽毛还人情
刘德华为啥要接《富春山居图》?因为导演等了华仔好几年。这些很感人,但不理性,为了还这个情。《王牌对王牌》因为早期与王晶的关系,王晶的不管多烂的剧本,华仔都很少拒绝,这也是一个情!看王晶还有带着这些老哥们飞多久?
梁朝伟的《欧洲攻略》在之前还有《韩城攻略》,这只不过是一个续集,你有理由不拍吗?这跟一个金牌摄影也有很大的关系。
影帝大咖为啥会晚节不保,或多或少都与以上两点有关。不过最后我想说的是,梁朝伟也好、梁家辉也好,这些演艺圈德高望重的演技派代表,真的要爱惜一下自己羽毛了。不要再过度的消费自己,长期以往就要真的“晚节不保”啦!如果连影帝都集体沉沦,我们又有什么面目来质疑那些“鲜肉们”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