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下全球产业一片萧条,电影市场自然不会是个例外。
国内虽有《唐探3》《你好,李焕英》领跑春节档,但是碍于没有后继佳作以及进口影片加持,片慌已然来袭。
于是才有了重映版的《阿凡达》,以及即将重映的《指环王》聊以慰藉。
而在这个档口。
还有一部非常特别的“重映”电影,去除一个历史最高分9.0,开分8.7,截止到发稿日期,扎导版《正义联盟》豆瓣评分在9.0上呆了将近4天,终究定格在8.9分。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
豆瓣
时光网
正如IMDb、豆瓣和时光网上的评分。
从6.2到8.4、从6.4到8.9、从7.3到8.9,这一刻全球观众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
扎导版《正义联盟》固然惊艳,满足了DC是死忠粉和大多数人对于超级英雄的预期,但它真不值9.0分。
值不值9.0分我们稍后再谈。
不可否认的是。
从《活死人黎明》到《勇士》,从《守望者》到《超人:钢铁之躯》,扎克施耐德还是扎克施耐德,是一个敢于把电影当做是“画布”,浓墨重彩尽情叙述个人风格的一个导演。
年《守望者》后,扎导更是在诺兰的引荐下成为了华纳钦点DCEU的“执剑人”。
而在这版《正义联盟》中,扎导更是回归了自己对于DC宇宙一贯的创作主题“人性与神性的思辨”,进而上升到“人权与神权的战争”。
主线还是那个主线,电影却像换了一部电影。
在这里。
不管你心目中的《正义联盟》值多少分。
4个小时、4天稳居9.0分、将近4年的导演剪辑运动。
扎导版《正义联盟》口碑爆炸的意义远不只是一个9分,一部超英电影的成功可以概括的,它是超英和粉丝、导演和华纳的共赢,更是21世纪漫改影视圈最值得纪念的胜利。
图源:Mtime时光网
01
扎导版《正义联盟》
凭什么口碑炸裂?
4年后的4个小时旧瓶装新酒“惊艳”了太多人。
而它之所以能够封神?
一方面是因为尾灯版“烂”得太过彻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扎导版“好”得足够出众。
尾灯版有多“烂”?
不针对个人。
被华纳寄予厚望准备“打造”DC宇宙的野心之作,投资3亿美元却只收回了6.5亿票房,版《正义联盟》吗,这部爆米花电影就像《上海堡垒》一样“焊死”了诺兰和扎导联手撬开DC宇宙的大门。
回到电影本身。
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三巨头就不用说了,但闪电侠、钢骨乃至海王的“入伙”就已经不能用草率来形容。
最大的“毒点”就是各路英雄被削弱得厉害。
蝙蝠侠好歹还是个“团宠”还能划水、神奇女侠虽然输出不行至少还能“抗揍”,闪电侠、钢骨和海王几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尤其在超人莫名其妙复活后,5个超级英雄就像是“家长”来了一样,完全沦为了“嘤嘤怪”,他们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复活超人,然后等着他“浪子回头”大杀四方。
当然。
正因为尾灯版烂到了极限,才有了扎导版的“触底反弹”。
扎导版有多“好”?
作为一个路人粉,甚至是“局外人”。
我们可以不知道这一版《正义联盟》诞生的缘由,我们甚至不用去探究华纳究竟是希望电影大卖还是电影崩盘,就算是4年前我们已经看过版的主线。
再一次观看扎导版《正义联盟》,分钟几乎全程无“尿点”。
好在细节:
图源:电影最TOP
我们就不提扎导在蝙蝠侠梦境中埋下的伏笔、黑超“变身”、母盒回溯的慢镜头,以及路易斯的验孕棒。
单说荒原狼的造型。
“浑身带刺”这才是一个能够吊打天堂岛、亚特兰蒂斯以及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海王和钢骨的反派应该有的“修养”,结局被众英雄“围殴”也算是死得其所。
而这样的细节扎导版《正义联盟》不胜枚举。
好在故事。
图源:Mtime时光网
虽然扎导版《正义联盟》并未脱离版的主线:地球危机——组建联盟——复活超人——背水一战。
但是后者却在前者已经定好的“基调”上,给每一个英雄都留下了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
超级英雄虽然有着“超凡脱俗”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带给他们的却未必都是幸运,他们也有自己的迷茫、执着和烦恼,只是一种名为“责任”的觉悟让他们愿意为了保护地球抛头颅洒热血,甚至是献出生命。
而这里最出彩不是吊打荒原狼的黑超,而“正义联盟”实至名归。
尾灯版彩超的强大已经逼近粉丝的理解阈值。
但在扎导版中黑超虽然强大,但却没有忽视每一个联盟成员存在的意义:神奇女侠引出达克赛德、闪电侠两次回溯时间、钢骨因为父亲的牺牲神性觉悟、海王经历了最终一战也不再抗拒对亚特兰蒂斯的责任,就算是最鸡肋的蝙蝠侠也做好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而他最后的梦境,更是直接映射DC宇宙一个前所未有崩坏的未来。
好在风格。
图源:Mtime时光网
不可否认。
漫威的“低门槛”和“亲民”的确让漫威宇宙赚得盆满钵满。
华纳对自家超级英雄的定位开始动摇,这不奇怪,找来隔壁《复联》导演大量补拍院线版这个操作就有些迷了。
与其说是“悬崖勒马”,不如说是“自废武功”。
尾灯版风格的大改不仅得罪了DC死忠粉。
对于路人粉来说也是“西施效颦”,有《复仇者联盟》珠玉在前,观众对于《正义联盟》的预期更高,他们要的不是一部媲美复仇者的正联,而是一部超越漫威的DC。
更别说超级英雄各种“水土不服”。
所以这一版《正义联盟》的最的价值,不是罗素兄弟的恭维、不是粉丝、扎克施耐德和华纳的彼此成就,而是DC找回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暗黑才是粉丝需要的主旋律。
好在正义。
图源:时光网
版《正义联盟》上映之后就伴随着争议,也是在将近4年的争取和妥协中,扎导版《正义联盟》得以重见天日。
扎克施耐德的正义在于,4年之后他拿到了绝对的导演剪辑权,交出了能够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粉丝的正义在于,4年之后那群骨灰级粉丝发起的“ReleaseTheSnyderCut”运动瓜熟蒂落,看到了他们心目中的《正义联盟》。
华纳的正义在于,万美元的补拍带来爆炸性的口碑和流量,为自家HBOMAX挣足了“脸面”。
而在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导剪运动中,粉丝们和扎导的坚持共同实现了电影之外的“正义”,粉丝和导演原来可以对自己的金主大声说:
No!
这或许能给国内的影视改编市场带来某些启示。
斗气化马真的可以消停一下了。
客观上来讲。
版《正义联盟》的烂不全是尾灯的错。
毕竟。
他也是在扎克施耐德的主体之上换了一套大众喜欢的“皮肤”,而这也是华纳对趋势的妥协,只是《正义联盟》换上这套皮肤格外别扭,反倒弄巧成拙。
至于扎导,也不过只是“拨乱反正”。
02
那么扎导版《正义联盟》差在哪里?
一方面是电影本身信息过载。
其他几位英雄还算过得去,闪电侠的人设和剧情真的很破坏观影感,我们理解电影想要把闪电侠变成“蜘蛛侠”式话痨的用意,但闪电侠被类魔“射”中的那一段简直违和。
而扎导在电影中埋设的伏笔也太多了,让人不得不怀疑《正义联盟》还有后续么?
另一方面是DC宇宙操之过急。
就像知乎网友说的,虽然电影时长已经从分钟延长到了分钟,但想要在分钟内拍完这么多东西真的不是一部电影就能自洽的,特别还是扎导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导演。
就算扎导已经做出了妥协,华纳也做出了让步,粉丝也不觉得分钟有什么不对,过于庞杂的信息量还是会极大影响观影感。
还有就是华纳的不确定性。
无论扎导版《正义联盟》是否“正义”,DC宇宙的决定权始终在华纳手里。
我们不知道华纳高层如何看待扎导版《正义联盟》,是当做一枚充满话题性的棋子、还是为了挽尊弥补自己在粉丝心目中的形象,又或者只是单纯作为一次实验撒出去万美元看看能否“撬开”DC宇宙的大门?
扎导面对华纳时,就像我们面对资本时一样无力。
最后。
扎导版《正义联盟》封神之后。
我们只希望这不会是DC宇宙最后能够拿得出手的作品。
因为。
03
留给华纳和DC宇宙
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2部电影投资40多亿美元,收益多亿,收益率%。
随着钢铁侠一个响指终结了漫威宇宙的第一阶段,更多的黑人超级英雄粉墨登场,我们很难判断漫威宇宙是否还有另一个“钢铁侠”引领整个时代。
依旧在票房和口碑之间选择困难的DC已经很难追上对方的脚步。
而这时反英雄主义的号角已然吹响。
就算是局外人都能看出,《黑袍纠察队》是对DC的“复刻”,更是对超级英雄审美疲劳之后的产物。
祖国人正在玩命消耗黑超的IP价值。
而这或许就是黑超提前出现在大荧幕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黑袍纠察队》是《复仇者联盟》的反面,那么DC宇宙就夹在这两者之间,那边都差一点:既不敢黑到极致,也无力红到发紫。
DC的出路不在扎导、也不在华纳。
DC的出路在于用户不需要千篇一律的复仇者,我们急需超英新的观影体验,哪怕是《黑袍纠察队》这样的饮鸩止渴,我们急需DC用自己的暗黑之风“撕开”漫威的“低门槛”霸权。
我们不知道资本面对口碑时,是否会做出妥协。
然而根据华纳目前的处境,扎克施耐德对于DC宇宙就像6位英雄面对达克赛德一样“有心无力”。
大人,时代变了!
站在一个营销者的角度。
扎导版《正义联盟》无疑是扎导本人、粉丝、用户和资本一次集体的狂欢。
站在一个用户的角度。
扎导版《正义联盟》挖掘出了我们心心念念的超级英雄电影。
站在市场的角度。
扎导版《正义联盟》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
我们不妨再看远一点。
5G加速到来,6G大唱赞歌。
我们不确定电影是否还是下一个时代最赚钱的内容产品之一,但我们知道游戏化交互数字内容必然会有一波爆发。
DC能否抓住这一波技术红利,决定了他最后能走多远。
美国大法官休尼特说过,“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放在《正义联盟》的语境下再适合不过。
只是站在用户和市场的角度,迟来的正义还是正义吗?
扎导版《正义联盟》是好还是坏,想必这时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