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天闯进中国影史票房前十,它创下的纪录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昨天,中国影史票房前十的名单再一次被改写。
截止10月13日19:25,《我和我的祖国》在内地上映的第十四天,以25.6亿的票房超越《西虹市首富》,跻身中国影史电影总票房总榜TOP.10。
刚上映时,它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10月6号,根据猫眼专业版专业数据显示,《我和我的祖国》正式打破了国庆档票房历史记录,创造献礼片票房历史新高。
它,凭什么如此受欢迎的爆款?
一//
金牌班底保证影片质量
拥有一个优秀的导演,是一部影片成功的根本。
何况,《我和我的祖国》中有七位。
总导演陈凯歌,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将中国电影带上国际舞台的领路人之一。
年出生,年入行,陈凯歌是个绝对的“元老级”人物。
风格诗意深远,荣誉数不胜数,更何况,他还见证了祖国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这样的片子交给陈凯歌,绝对不会含糊。
其余六位导演,也都是中国电影行业里的佼佼者。
第六代导演中风格最“尖锐”的管虎、擅长拍爱情片的张一白、中国喜剧片的“两巨头”宁浩徐峥、华语影坛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薛晓路、凭《我不是药神》一鸣惊人的新人导演文牧野...
七位导演,成长于不同的年代,所擅长的电影类型也不甚相同。
但也是这样的差异,让这部影片有了其他影片没有的优势。
就像有些网友说的:
“七个有功底的导演,炖出来的‘菜’肯定不会难吃。”
除了导演,演员演技的好坏,也是我们衡量电影好坏的标准之一。
《我和我的祖国》中,五十多位演员出演,没有一位拖后腿。
比如《相遇》中的张译,隔着一张口罩,单用一双眼睛,就演哭了无数观众。
摇摇晃晃的公车上,三年未见的爱人认出了他。
面对爱人的质问,张译饰演的角色,只说了一句:
“我不认识你,你认错人了”。
可细细一看,那微微发抖的手心、紧紧躬着的肩膀,都出卖了他。
张译,演出了最动人的细节。
再比如《回归》中的杜江,他所饰演的升旗手,台词并不多,却成了整个故事中的高光角人物。
升国旗的那个瞬间,他没有一句台词。
可是,他的喉结在哽咽,拇指也不受控制的发着抖。
《我和我的祖国》中,每一位演员都尽心尽力的演绎着。
张译为了演出病态的感觉,一天只吃一根黄瓜,在短期内瘦了十几斤;
杜江为了演出中国军人的威严,去找到升旗手朱涛本尊,进行了专业的训练...
五十多位演员,涵盖了老中青三个“段位”,却都是一样的怀抱着敬意。
在他们的动人演绎下,我们也不自觉的投入到历史长河中的每个时刻,和那些闪着光的人们,一起哭,一起笑...
二
歌颂平凡才是终极奥义
好导演有了,好演员也有了,但倘若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电影的质量也一定不过关。
七个故事,七段历史,要让这七个短瞬一下抓住人心,属实不易。
但《我和我的祖国》做到了。
它没有把聚光灯照在历史伟人的身上,而是让一个个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成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
拿徐峥的《夺冠》来说,女排夺冠的故事,却让巷子里的小男孩做了主角。
为了让街坊邻居们看到女排的决赛,冬冬三番五次爬上屋顶,用稚嫩的小手举着电线。
可最好的朋友小美即将出国,如果再不送给她一份礼物,就再也来不及了。
往前,是小美被妈妈拉走的背影;往后,是心心念念想要看女排决赛的街坊邻居。
冬冬站在原地,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尽管舍不得,他也还是选择了转身回头,边哭边跑到了屋顶上。
像个小英雄一般,他举起了“万众瞩目”的天线。
女排夺冠了,小巷子里欢呼一片。
可从房顶上下来的东东,却扑倒了爸爸怀里哇哇大哭。
满腔的遗憾和委屈,到最终都被一句话稀释:
“女排夺冠了,我太激动了...”
小巷子、老旧电视机,和叽叽喳喳的邻居们。
看到这里,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竟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
我们总是把历史的高光聚焦在伟人身上,却忘记了看看自己的周围。
《我和我的祖国》,正是帮我们拾回了这一点。
国庆节过去,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强盛,也展望着更辉煌的未来。
但除了这些,还有一件同样有意义的事,就是将目光往回看,去好好回顾这70年来的历史。
去看看新中国成立前夜,那根伫立的旗杆;
去看看北京奥运会时,大喊着“北京加油”的人们;
去看看大阅兵那天,作为备飞却依旧满心敬意的飞行员…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和我的祖国》,凭什么成为爆款?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因为它够优质、够真诚,更足够有分量。
它给了我们所有中国人一本最动人的回忆录,也提醒着我们: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祖国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十四天25.6亿,它值得。
也希望以小人物为中心的主旋律电影,能够在日后的国产片市场中多多涌现。
该铭记的,我们一个都不能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