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对于中国香港电影在上世纪的影响是“大哥”级别的,因为成龙是第二个代表中国功夫的明星,第一个想必大家都明白是李小龙,可惜英年早逝,而现在的成龙虽然已经花甲高龄却依旧保持着每年一部电影的成就,实属不易,只不过,当初那个“双周一成”的大哥到了新世纪也不得不面临着票房惨淡的下场。
去年的科幻大作《机器之血》上映,在香港仅仅只有瞠目结舌的34万,回想二十年前的随便拿出来一部电影都比现在强太多,那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20年来成龙的影视经历吧。成龙身为香港票房的保障,在90年代的“双周一成”时代,龙叔有《红番区》《简单任务》《一个好人》三部年度票房冠军,《红番区》还杀进好莱坞,龙叔正式走进国际市场,年也是龙叔电影生涯的巅峰了,《霹雳火》和《红番区》包揽票房冠亚!
但到了21世纪,随着香港电影的衰败,成龙主打内地电影,我们在《神话》这部穿越剧中,斩获内地1亿票房,但在香港却只有万港元,首先新世纪出师不利年《特务迷城》相对于以前的作品在香港的票房大败,但仍有万港元,这也是长期以来的口碑和影响力铸就的“下限”,同年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发力,夺得票房冠军,而也就是《特务迷城》开始,成龙开始“失势”!
年《新警察故事》出炉,尽管前身《警察故事》是成龙崛起的成名作,但依旧显得力不从心,被《功夫》所碾压,龙叔的运气其实也不太好,《新警察故事》《特务迷城》在当时的票房还可以,但无奈偏偏遇上了“宁缺毋滥”的星爷,虽然两人的实力都有所下降,但星爷的精品制作,观众自然更容易买账。
而成龙和李连杰出演的《功夫之王》,世纪大战并没有让香港观众买单,票房只入万左右,之后的颓势就一发不可收拾,成龙在香港电影票房不再具有统治力,相反成绩还令人大跌眼镜,《功夫瑜伽》在内地大卖,在香港却只有可怜的万,《大兵小将》《天降雄狮》《警察故事》都在万徘徊。
最后的《机器之血》夸张的“60万”让人啼笑皆非,谁能想到这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双周一成”?不过仔细分析原因我们不难看出,龙叔确实是老了,没有以前票房的统治力,没有以前干练演技,但更多的是龙叔对于内地电影的付出高于香港电影,这种“内地风”香港影迷不感冒,抵触的心里也就滋生了。但不得不说,很多网友都承认成龙在国际是最能代表中国电影的人物,论影响力,李小龙第一,成龙第二,目前的话成龙不愧为“大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282.html